中国即将举行的抗战大阅兵,恰逢日本内阁在8月15日——日本投降日这一天,依旧不忘参拜“靖国神社”,这一天也成为了中方对日本的有力回应。为了让日本深刻反思过去的侵略行径,中国解放军的强硬举措也紧随其后,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,迫使日本记住历史教训。
1. 日本高官参拜“靖国神社”
8月15日,是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——121万日本陆军和10万海军的侵略军队在这一天正式向中国军队投降。所有战机、战舰和武器都乖乖交出,接受中国军队的检验与接管,这标志着侵华战争的正式终结。然而,从那时到今天,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的余毒始终未曾清除。每年这一天,都会看到一些日本高官对历史的轻视。
例如,2023年8月15日,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率团再度进入臭名昭著的“靖国神社”参拜。紧接着,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前往“靖国神社”进行祭拜,向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日本战死者献上祭品。这种行为无疑是在试探舆论的底线,挑起国内外的敏感神经。
展开剩余76%“靖国神社”是日本帝国主义历史的象征,里面供奉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战死军人和战犯。其中,包括12位甲级战犯。松井石根,南京大屠杀的主谋之一,甚至被日本人推崇为英雄,然而历史将他与日本的战争罪行紧紧捆绑。参拜“靖国神社”无疑是一种低成本的政治操作,既能迎合国内右翼势力,也能够抚慰那些未曾被清算的军国主义情绪。
值得一提的是,面对二战历史的认知,日本政府总是刻意回避,试图通过文字游戏来减轻罪责。例如,他们称二战投降日为“终战日”,将南京大屠杀轻描淡写地称为“南京事件”。这种态度让人质疑,历史的真相何时才能得到正视。
2. 解放军两大强硬手段,直击日本痛点
近年来,中国开始通过更加直接的军事震慑手段来回应日本的挑衅。对于一些无法言说的历史罪行,光靠外交和抗议显然不够,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支撑。在这种背景下,战略轰炸机的出动和常态化的军事巡航成为了中国的新常态。
2023年8月,中国宣布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展开中俄“海上联合·2025演习”,并开展第六次中俄战略巡航。中国海军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、综合补给舰以及潜艇救援船将出现在日本海,形成对日本的强大军事威慑。
这些战舰的作战能力不容小觑。两艘052D驱逐舰的垂直发射单元拥有128个导弹发射单元,涵盖远程舰空导弹、舰舰导弹以及对陆攻击巡航导弹。部署到日本海后,解放军的战舰可以覆盖日本领土内的各类目标,形成全面制约。
在此背景下,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展示军力的重要舞台。比起10年前的阅兵,解放军的装备无疑更加先进。从今年的阅兵彩排来看,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武器装备在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上,已经远远甩开了日本。
30年前,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-15J战斗机曾令中国军队倍感压力。然而,今天的中国空军不仅装备了歼-10C、歼-16等高性能战机,更是全力投入歼-20、歼-35等先进隐身战机的装备更新。与此同时,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-35战机,虽然略微迎头赶上,但显然依然无法与中国空军的现代化水平相比。
回顾历史,当年日本凭借几百架战斗机就能轻松压制中国军队,带来了巨大的战果和伤亡。然而,80年后的今天,日本连东海防空识别区都无法轻易突破,而中国空军的力量已经让日本彻底感受到了差距。解放军的强大,给日本人带来的不仅是压力,更是一种震撼。
此外,日本政府仍然试图否认二战的侵略性质。8月13日,日本自卫队高官声称,日本并未发动侵略战争,甚至辩解称战争的目的是为了“实现民族平等”。这种荒谬的言辞不仅对历史的不尊重,更是对中国人民、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极大侮辱。
因此,面对日本的否认历史和政治操弄,中国必将通过更加坚定和有力的行动,让实力和现实为历史发声。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应,更是对未来的警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亿配资-股民配资平台-在线股票配资-我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